西涧街道:厚培“文化”沃土 赋能乡村振兴-和记娱乐手机版

安徽网滁州消息 近年来,滁州市琅琊区西涧街道立足区位资源优势、地方特色和产业发展现状,做实人才培育、阵地建设、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,多措并举厚培“文化”沃土,以文聚力焕发乡村发展新活力。

蓄足“源头活水”

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优先,做优人才“生态圈”。一是组建一队伍。成立一支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任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,下设理论宣讲、矛盾调处等13支村级服务队,村级志愿服务队由村干部、党员、文化专干、网格员组成,并积极吸纳乡土文化人才、“五老”人员、退休教师、新乡贤、道德模范等常态“入伍”,目前拥有固定志愿者800余名。二是打造一品牌。依托志愿服务队,各村立足自身优势,精心打造“一村一特色”移风易俗品牌。创新建立“开讲啦”宣讲团,常态化开展“你上榜了吗”村规民约评选活动,建立长效机制,让文明植入百姓内心。三是建立积分制。制定志愿服务积分考核及兑换办法,在积分卡上注明服务日期、服务项目及服务时长,定期汇总形成志愿者积分台账。拥有积分的志愿者既可在本人需要帮助时优先得到服务,同时也可根据个人需求兑换相应礼品。

夯实“精神高地”

街道整合现有公共文化资源,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。一是搭建“门前十小”综合公共文化服务平台。目前街道7个村(社区)均配备农家书屋、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、党群服务中心、文化广场、法制宣传栏、小戏台、小体育健身设施、小型数字文化服务设备,组建一支小乡风文明理事小组、小业余文艺和小文旅志愿服务队伍。二是打造“1 n”新时代文明实践圈。以新时代文明所(站)为中心,整合党群服务中心、党员活动室、未成年人活动室、文化广场等阵地进行联合打造,将理论宣传、教育服务、文化服务、科普服务和体育服务等各类服务纳入文明实践阵地。三是发挥“一约四会”的作用。以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、村民议事会、禁毒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为载体,积极开展文明家庭、琅琊好人等评比活动。今年以来,开展最美家庭、好婆婆、好媳妇、身边好人等道德评议活动30余次,评选出一批优秀先进典型并进行表彰,以评促进,让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内心。

播撒“服务养料”

街道坚持将“送文化”和“种文化”有机结合,变“政府配单”为“群众点单”,让志愿服务精准接地气。一是“送文化”惠民。以重要节日、主题党日为契机,以“乡村村晚”、“送戏进万村”“我们的节日”为主题,融入琴棋书画、非遗表演、电影展映等各类文化要素,将戏台搭到村头,将文化送到万家。二是“种文化”铸魂。通过问卷调查、座谈会等形式,及时准确地收集群众文化需求,根据“需求台账”开展“订单式”服务,构建“群众点单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接单—志愿者派单”的供需精准对接机制,让“文化活水”真正流入“群众心田”。

润育“产业之花”

街道坚持产业画线、文化着色,文旅融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。一是构建文旅产业辐射圈。为持续发挥“滁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”的品牌优势,街道整合资金150余万元改建与环湖路相连的滁菊产业基地道路,发展环湖路沿线观光农业,并以1400余亩的核心区向外辐射,带动山林、关山等周边村庄的发展,种植亩收益达5000元,年产值达600余万元,带动百余农户增收致富。立足环湖路观光农业优势,成立以休闲农业为载体、以蔬菜、水果、芡实农产品为特色,集生态农业,乡村旅游,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、销售,生态康养于一体的国家级生态农场—西湖湾果蔬家庭农场,年产值500万元,为百余人提供就业岗位。二是“土资源”入股。关山村以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15亩,入股“产业运营 旅游度假 飞行体验 航空驾驶培训”为一体的东凌航空文旅小镇项目,每年创造村集体收益20万元。

高斯研

评论一下
评论 0人参与,0条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
网站地图